下半年會是一段關鍵時期。
8月15日晚,阿裏巴巴發表2025財年Q1業績。由於阿裏今年經常對外表態,所以市場也很關注這份財報能不能反映一點東西。
先前5月的年報電話會,阿裏 CFO 徐宏曾說,阿裏密切注意ROI。而到了7月,又有媒體報告阿裏內部已達成共識,要有經營意識,聚焦戰略,明確短板和長處,進一步明確投入重點。
現在,這份年報可以解構上述一係列理念。
依照媒體報導,經營意識的基礎是明確業務定位,有的業務要更激進得投入,更多業務要盡快獲利。簡單來說,基調就是有品質的成長以及減虧,核心就是算好帳。
以具體業務來看,規模最大的淘天這個季度營收出現了下降,幅度為1%。當然其中有成長的一部分,所以反映了內部調整還在進行中。其中有個細節是sol幣缺點客戶管理的收入還是上升的,而直營在明顯下降,這很可能是因為直營成本太高,ROI不達標,阿裏應該盡量優化掉這個部分的影響。從整體來看,考慮到全站推廣和0.6%軟體服務費對下半年的影響,淘天的收入表現還需要再觀望一段時間,摩根士丹利也預計後續舉措會提高阿裏的貨幣化表現。
國際數位商業、菜鳥和本地生活是表現比較好的三個板塊,都實現了雙位數的營收成長,也體現了阿裏新的經營要求。國際數位商業的重點是高速成長,菜鳥的pi幣換算美金Adjusted EBITA下降了,但虧損幅度反而小於市場預期,因為重點在經營效率的改善,而本地生活則是大幅減虧,和菜鳥的邏輯如出一轍。三者體現了「明確業務定位」的思想,成長的就投入,該減虧的就控製。
先看成長最快的國際數位商業,財報顯示,這個季度阿裏國際商業收入年增32%至292.93億人民幣,其中核心的國際零售商業成長率達到了38%。這個成長裡麵包括了非常多的經營內容,例如速賣通Choice業務的成長潛力,百億補貼品牌出海、狗狗幣走勢預測「超級爆發日」這種促進商家交易的手段,和海外電商平臺的合作,以及對阿裏生態內菜鳥物流優勢的利用等等。可以說和其他單體出海的跨國電商平臺相比,阿裏這邊的優勢在於係統性。
阿裏國際CEO蔣凡在財報電話會上做了進一步分析,例如阿裏在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品牌,有在地化團隊做支撐;而從供給麵看,它對應著豐富的國內供給。這些都是係統性優勢的展現。
而關於這個重要業務未來怎麼走,之前管理層電話會的表態是,Choice業務接下來將會是成長的第一優先級。這次變成了,預計未來幾季優化效率健康成長。媒體報導Lazada已經在7月實現了首次盈利,而蔣凡又提到了AE Choice上個季度UE在優化。這種趨勢預計會持續下去,至於具體如何影響它的成長情況,我們拭目以待。
圖源:阿裏業績報告
菜鳥和本地生活,營收都是雙位數成長,不過前者Adjusted EBITA下降了30%,後者Adjusted EBITA從虧損19.82億元人民幣縮窄到3.86億元。看得出來,菜鳥還是希望經營效率的優化中需要維持一定的成長支出,而本地生活完全是在調整戰線。
菜鳥是一邊給跨境物流做支出,一邊在享受相應的成長,前景夠大,又有國際業務配合,所以值得投入。而本地生活雖然規模不小,但一方麵要考慮國內的消費大趨勢,另一方麵要貼合集團的戰略目標,所以坦白說ROI情況不適合以前那種兩份支出換一份收入的硬仗打法,後續應該還是以利潤為先。
雲端智慧集團的營收年增了6%,稍微超出預期。公有雲和AI產品有增速,不過相比銷售,還是Adjusted EBITA的大幅度超預期比較值得關注。阿裏雲去年11月就調整了業務結構,在嘗試做大規模的公有雲,放棄零碎的市場。其實這算是雲端運算的撥亂反正,因為前幾年業界惡性內卷,各種打著雲端的旗號賣伺服器,利潤肯定上不去。現在改善效果終於出來了。不過AI驅動目前依然是個“餅”,主要是AI產業的發展邏輯不清晰,這部分究竟有沒有成長價值?且看且行。
最後是大文娛,規模不大,Adjusted EBITA虧損小於預期,這點就已經夠了。不能賺錢的業務要謹慎自查,調整經營模型,未來這塊業務應該還會繼續收縮投資。
整體看來,良性健康成長這個主旋律和經營意識的調整,基本上已經貫徹下來了。具體細分到業務後續如何改變,則要繼續關注阿裏的策略。但萬變不離其宗,算帳根本。例如要投入AI,AI能帶來多少增益,產生多少GMV,長短期的帳怎麼算,都要搞清楚。要做到這一點顯然很難,但是阿裏把目標定下來了就要去執行。下半年會是一段關鍵時期,看看阿裏能不能穩住。